寓言童话乐园 首 页 >>>>  樊发稼教授为《武松打狗》写的序              

 钱欣葆作品选
 选有作品书籍
 作品制成动漫
 作品制成音频
 评论与鞭策
 照片资料
 精品荟萃
 聪明宝宝乐园
 返回主页

        

     

  2篇作品入选《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        《钱欣葆文集》四册出版

 8本繁体版寓言集                  4本《好孩子好品格故事》出版

 12篇作品入选34教科书              4本寓言集被新加坡教育部列推荐书

 

樊发稼教授 

         

樊发稼 上海崇明人。1957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历任建材部、建工部及国家建委翻译、编辑、副处长,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教授。中国作协第六届全委会委员、第七届名誉委员、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长。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评论集《爱的文学》、《儿童文学的春天》、《樊发稼儿童文学评论选》、《回眸与思考》,作品选集《兰兰历险记——樊发稼儿童诗选》、《樊发稼儿歌》、《樊发稼寓言集》、《樊发稼童话》、《樊发稼幼儿诗歌选》等50余种。曾获全国首届儿童文学理论评奖优秀专著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金骆驼奖、杨唤儿童文学奖特殊贡献奖等。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

 

 

 

    

    

    

 

 

樊发稼教授为

钱欣葆寓言集《武松打狗》写的序

 

   

    读者朋友现在看到的这本《武松打狗》,是儿童文学作家、也是著名寓言文学作家钱欣葆的寓言集,收入他的优秀寓言作品300多篇。
    钱欣葆现在一家地方报纸编副刊。我和他至今尚无缘相晤,但并不妨碍我们是很好的朋友。我很早就熟悉他的作品,他说他也看过我不少文章。这真叫是“以文会友”吧。我很钦敬于欣葆对文学的执著追求,对祖国下一代的真挚热爱。作为一名儿童文学作家,他为孩子们写了许多既很有审美价值又富于教育意义的有趣作品。
    他又是一位“多面手”,他既写儿童文学作品,也写成人文学作品;既写寓言、童话,也写散文、杂文、微型小说、科学文艺。他已出版过《架在嘴上的桥》、《铁拐李治脚》等多本作品集。他的许多佳作为近百种选本选录。鉴于他在文学创作上的卓异业绩,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欣葆来信命我为他这本寓言集作序,我是乐于接受这项任务的,因为他的寓言写得很好,我很喜欢;再者,我自己也写过一些寓言习作,也算是一个寓言爱好者吧,愿意借此机会,说说对寓言的一些想法,同时讲点对欣葆寓言作品的推荐意见。
    我曾经多次在文章中提到过我写于十几年前的一篇关于寓言的短文,好在它字数不多,在这里请允许我再次引录如下:
    在文学的大花园里,寓言似乎是一朵不起眼的小花。但当你真正爱上它,并仔细用心地观赏它的时候,你就越发感到它的美丽和芬芳,越发领略到他的珍贵价值了。
寓言是一个上了年纪,却又显得这样年轻、这样朝气蓬勃的老爷爷──他热情、聪明、机智、善良、正直、疾恶如仇、深明事理而又襟怀博大。
    他的风度诙谐,谈吐幽默,有时爱讲一些俏皮话,让你忍俊不禁,捧腹大笑;但笑过之后仔细玩味,你会领悟到他揭示的是一个极其严肃、发人深省的道理。
他是很讨人喜欢的──包括大人孩子,尤其是孩子们。
    他会教你懂得很多闪光的哲理,记住很多有益的训诫,但他从来不板着脸干巴巴地说教,他总是讲得那样生动、有趣,富于吸引力。
    他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借此喻彼,寓大于小,寓庄于谐,而且把抽象点化得挺体,将复杂揭示得很单纯。
    他爱夸张,夸张得令人信服;他爱幻想,幻想得合情合理。他有一根名叫“拟人化”的魔杖,借助这根魔杖,他会给你讲很多很多关于人、关于生物和非生物的故事,特别擅长讲关于动物的故事。故事里的花草虫鱼、鸟兽木石、风云山川等等都会说人话、做人事,有人的思想感情。
    他讲的故事一般都很短。每一个小故事里,都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有时以警策的格言或精辟的警句的形式直接点出来,有的则让你自己去思索、琢磨、领会。
    寓言里的故事,都是虚构的,但决不是胡编乱造。写寓言的作家总是在现实生活中通过观察、感受从而引起强烈的创伤冲动,有感而发,有的放矢。寓言同样是生活的反映,它同其他样式的文学作品一样,一旦脱离生活的土壤,生命就会立即枯萎。
    少年朋友们,爱寓言吧!他会丰富你的想象力,启迪你的智慧;他会帮助你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辨别和对待美与丑;他会启示你克服前进中的不足和缺点,激励你变得更加聪明、勇敢、机智、达理,积极进取,健康成长……
    这是我对寓言这个文学样式的特点以及寓言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的一些基本想法。我们不妨再看看一些大师、名家是怎么说的。别林斯基说:“寓言是哲理的诗。”陀罗雪维支说:“寓言是穿着外套的真理。”莱辛说:“要是我们把一句普遍的道德格言引回到一件特殊的事件上,把真实性赋予这个特殊事件,用这个事件写出
一个故事,从这个故事里大家可以形象地认识出这个普遍的道德格言,那么,这个虚构的故事便是一则寓言。”约翰生说:“寓言,就其真正的状态而论,似乎是一种叙述体的文字,其中一切无理性的活物或死物,都假扮了人,带着人类的一切利益的观念及情欲,能说人类的言语,能有人类的一切动作行为,其目的是要使人们得到一个道德上的教训。”我国已故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贺宜说:“寓言以最经济的篇幅,要求在高度的精炼和集中的条件下做到主题突出,形象鲜明,而这不是其他的文艺形式所能那么易于做到的。这便是寓言在任何时候,它的作用都不容忽视,也不能由其他的东西来代替。”我的朋友、我国当代寓言大师金江在一篇论述寓言的文章中开宗明义指出:“寓言是什么?照字面来解释,就是‘寓意于言’。一个人想要把自己认为正确的道理,说给别人听的时候,就编一个具体形象的小故事,让听的人从故事里体会道理。这种故事就叫寓言。它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尖锐泼辣,生动活泼,发人深省,耐人寻味。”不必再多援引了。通过中外名家大师们的这些言简意赅的“语录”,我想即使原先对寓言这种文学样式不是太熟悉的人,对它的基本特征也可以有所把握、有所了解。实在地说,在整个文学中,寓言确实是一个很独特、很有意思、很有价值的品种。我国寓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我国和古希腊、印度、并称为世界寓言文学三大发源地。回眸数千年绵长浩阔的中华文学天空,数不清的中国寓言恰如秋夜之繁星,璀璨似粒粒珍珠。中国寓言以其深邃的哲理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著称于世,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珍奇的瑰宝。我们深深为此感到自豪和骄傲。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寓言传统、有着丰富寓言宝藏的国度内,今天应该怎样继承和汲取历史精华,推陈出新,遵照“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深入生活,加强艺术实践,给寓言这个古老的文学样式注入新的活力,使之焕发出生动亮丽的时代光泽,促进寓言文学事业的发展和繁荣,这正是我们特别应当关注的,也是全体寓言文学工作者肩负的光荣职责。话扯“远”了些。让我们回到钱欣葆的《武松打狗》这本寓言集上来。
    欣葆这本集子份量比较厚重。之所以说它厚重,不仅因为其所收作品多,更主要的是集子中的绝大部分作品具有沉甸甸的质感,不仅寓意深刻,内容有较强的当代感、现实感,而且在艺术上体现欣葆自己的独特追求。我看到过一篇评论欣葆寓言的文章(题为《讽喻见诚 开拓出新》,作者奋之),我非常同意这篇文章的一些评析,我愿当一回“文抄公”,从中摘抄两段如下:所谓“当代新寓言”,自然应有当代意识灌注于内。凡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颂扬的精神,当代人的热门话题,人们所困惑、所忧虑、所鞭挞、所叫唤的事物和理想,就是时代精神的总汇。这些内容,在钱欣葆的这些寓言中都有着生动的反映。作者所赞扬和讽刺的都是一种有着普遍意义的类型,在言简意赅的故事中概括了广阔的社会内容。例如:《秕谷恨风》赞颂了坚持实事求是、独立不迁的正义力量;《更宝贵的东西》肯定了长辈留给孩子不怕风雨、奋斗不息的精神,而不是宽敞漂亮的安乐窝;《老虎和苍蝇》揭露干坏事者寻求保护伞和养痈遗患的斗争规律;《花猫、黑狗和白猪》讽刺什么错误没有什么事也不干而只会播弄口舌的懒汉;《铁拐李治脚》为技术人才面临的两难境地深深感叹……读这些寓言,仿佛在读当今社会人生的大书,我们不仅领会到作者讽刺的敏感和深刻,也感到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真诚赤心。
    这本寓言集(指欣葆在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的寓言集《铁拐李治脚》──发稼注)之新,还表现在作者对传统寓言的深化和开拓上。虽然都是些常见的“禽言兽语”,但作为社会角色,它们已不同于古老寓言中的命运和意蕴了,作者对寓言主题的开拓创造,就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克雷洛夫寓言中的乌鸦,叼在嘴里的肉被狐狸骗走后,金丝猴要它吸取教训,而乌鸦却偷黑熊的玉米。金丝猴抓住它后,它却振振有词地说:“你不是让我吸取教训吗?”这就是《乌鸦上当以后》的新构思。伊索寓言中有披着羊皮的狼,而钱欣葆的寓言中有《披着狼皮的羊》这种危害同伴的新生隐患。这些寓言都体现了作者对传统的开拓创新。
    所谓“寓言的当代意识”,我想是和我说的“寓言的时代色彩”相一致的。我是比较重视和强调当代作家写寓言应该具有浓郁的时代色彩的。事实上,同人民心灵息息相通、和人民共命运的寓言作家,作为社会的一员,他不可能对他所处的时代、对他所生活的现实社会中一切正面和反面的、积极和消极的、进步和落后的东西无所感、无所动;一个富有正义感、忠于现实、热爱生活的寓言作家,他的崇高责任感和强烈使命感,必然会激励他、驱使他热情褒扬真善美,严厉抨击假丑恶,在此基础上产生创作冲动,进入创造性劳动的过程,构制出一件件寓言艺术的精品。这样的作品,必然会闪耀出鲜明的时代色彩。欣葆的许多优秀寓言,正是这样的佳作。请看用作本集书名的那篇《武松打狗》:作家 以家喻户晓的水浒故事人物武松作为作品的主角,让这位赫赫有名的打虎英雄活演出一段令人啼笑皆非又发人深思的“打狗”的故事──在“阳谷酒店”喝酒时,武松用他那打死“吊睛白额大虫”的铁拳,果断地“结果”了发疯似地闯入店内的两条咬人的恶狗,这件本是为民除害的大好事,竟使酒店老板惶恐不已,对武松说:“不得了啦,你闯大祸啦!”武松不解,老板哭丧着脸说:“你景阳岗打死的老虎是没有主的,这两只狗可是东门布店老板家的啊!”武松说:“布店老板怕他什么!”老板娘压低声音说:“布店老板的小老婆可是你顶头上司知县的老相好啊,她闹到知县那里,可不得了。今天的事大家都看见了,这两只狗是武都头打死的,与本店无关。”酒店老板甚至非要让武松写下“打死两狗者武松也”的字据。作品中,一身正气、疾恶如仇的武松和苟且偷安、面对权势噤若寒蝉的店老板、老板娘的性格、形象形成极为鲜明的反差,作品也透出了对踞有一方权势的“知县”之流贪赃枉法的厌恶和声讨。看来似乎是博人一笑的一则小故事,加以仔细体味,则会感到“小故事”具有深刻的寓意。寓言作家决不是随意写来博读者一乐,而是面对现实、面对种种不正之风乃至邪恶势力有感而发,此“感”犹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遂构思出这么一篇寓言供人为鉴。像这样具有强烈警示作用和批判意义的寓言作品,其时代色泽其实是很明显的。《两棵青松》中,作家热情颂扬的是长在岩缝中的那棵青松,它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十分艰难。然而它决不懊丧和气馁,请听它的铮铮话语:“我感到的不是自卑,而是自豪,因为我以自己的努力,克服了贫瘠、干旱和风雨袭击,顽强地活着,我是胜利者!”这种自尊自重、不畏困苦、顽强进取的气概和精神,不正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特别应当予以保持和大力弘扬的么!
    这本集子中,《两匹千里马》、《师徒打刀》、《裁缝的担心》、《狐狸和偷鸡贼》、《母猪教子》、《白猫、黑猫和花猫》、《聪明的花公鸡》、《鸡妈妈的新房子》、《爱说反话的富翁》、《大坝告急》、《名厨师的经验》、《黄鼠狼的金匾》、《更宝贵的东西》等等都是欣葆寓言中的佳品,它们写得机智幽默、生动有趣、寓意深邃、耐人寻味,乃至脍炙人口;有的“卒章显志”、文末点题,具有省人的警策力;有的则寓思辨于整个故事,让读者自己去揣摩领悟,更显得意蕴绵邈,促人深长思之。
     寓言既是文学,它必然也受到文学规律的严格约束。譬如说,文学是人学,寓言也是人学。寓言归根结蒂写的是人,写人对生活、对现实、对整个大千世界(包括物质和精神)的理性的和审美的认识及感知。欣葆当过农民、农村医生、乡镇科协干部,现在则从业于报社当编辑。他之所以能够作出这么多的寓言佳作,我想除了他努力勤奋、执著探索追求和有较高的文学艺术素养外,主要得益于他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深厚的人生体验。
    这篇杂乱无章的“序文”该收住了。最后,我愿向广大读者和所有寓言文学爱好者竭诚推荐欣葆的这本集子,同时衷心祝愿我的朋友欣葆在创作上不断取得新的业绩,为繁荣我国文学事业做出更大的奉献。


                               1998年5月6日写于北京双榆树舍中
    

    本序全文选入樊发稼著《追求儿童文学的永恒》一书中,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钱欣葆寓言集《武松打狗》由未来出版社1999年3月出版,21.2万余字

该书是“中国当代寓言大观”丛书之一

 

 

                                                

点击右图进入网站首页            钱欣葆的博客